字号: 大 中 小
2024年3月9日,首届北京大学“数字治理”博士生工作坊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512教室成功举办。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和北京大学的7位博士生和博士后在工作坊上汇报了学术论文。工作坊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黄璜教授发起,《电子政务》期刊副主编宋文好、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长聘副教授贾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甘甜老师和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门理想老师受邀担任本次工作坊研讨专家。北京大学武楷彪博士生担任会议主持。
正式研讨前,黄璜发表致辞,介绍了工作坊的发起背景,表达了对各位参会嘉宾的感谢以及对同学们的期望。
在上午半场,三位博士生汇报了论文成果。第一位来自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的博士生吕俊延同学,基于国家信息能力视角,阐释了国家能力的信息基础以及历次信息革命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改变。第二位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博士生骆飞同学,通过构建“治理结构—技术嵌入”的2×2分析矩阵,阐述了四种政企合作模式及其对应案例的比较研究。第三位来自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博士生徐灿同学以水环境治理为主题,探讨了数字技术如何实现污水治理的精细化。
在下午半场,四位同学分享了研究成果。第一位来自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博士生赵紫懿同学系统研究了影响数字赋能成效的相关因素及条件组合。第二位来自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博士生武楷彪同学剖析了知识生产和转化过程对信息化项目绩效的影响。第三位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赵芸博士,她基于个案分析提出了一个具有启发性的理论框架,揭示了纵向权力作用在时间上的延续性。最后一位是来自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刘燚飞同学,他分享了ChatGPT政治价值观测度研究的初步结果。
工作坊为每场汇报提供至少1个小时的研讨时间。在每位汇报人利用20分钟分享研究成果后,五位点评专家、其他汇报人和现场听众对研究提出批评意见和修改建议。全场讨论热烈,充满“火药味”,意见和建议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在总结阶段,《电子政务》杂志副主编宋文好老师从办刊视角对7篇论文又依次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建设性建议,并表示《电子政务》杂志始终重视和关心年轻学者的成长,鼓励大家要深入真实世界开展有价值的研究。
工作坊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与会者们收获满满、满怀期待地盼望下一期工作坊的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