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动态> 学术活动

“2019北京大学医药政策冬季论坛-DRGs支付方式改革专题研讨会”顺利召开

发布日期:2019-12-08

字号:

2019年12月8日,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和RDPAC共同举办的“2019北京大学医药政策冬季论坛”成功召开,本次论坛以“DRGs支付方式改革”为主题,邀请了来自政府、研究机构、高校、医疗机构的20余位专家参与研讨。

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江滨副主任为会议作了开幕致辞,她向前来参会的卫健委、医保局领导和各位专家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她提到,以DRG为核心的支付方式改革是未来医改推进的重中之重,将对医院、医生行为产生巨大影响,也是影响我国制药产业发展的最重要改革政策之一,因此受到了多方关注。本次会议汇聚了中央、地方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领导,北京、沈阳等先行改革城市的主政者、实践者及支持专家,参与BJ-DRG,C-DGR,CR-DRG, CHS-DRG等多个版本设计的一线专家,参与国内DRG相关课题研究的顶级专家学者,耶鲁大学陈希教授等国际知名专家,以及北京市多家知名三级医院院长、医务处、医保办、药剂科等一把手和相关部门的实践者,这些都是本次会议圆满成功的重要基础。北大政府学院也将举全院之力为专家们提供持续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帮助落地执行和完善政策,推进DRG付费制度改革工作。

国家医疗保障局领导首先发表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国家试点》的主题演讲,强调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人对大力推进支付方式改革的高度重视,全国各地前期探索改革成效逐步显现;还介绍了国家医保局DRG付费国家试点的顶层设计思路。医保局委托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前期组织制订了CHS-DRG分组方案和付技术规范,并成立了99位的专家组,形成地方一对一帮扶。下一步,各试点城市将严格遵循医保局统一设定的技术规范基本原理,做好数据标准和系统改造,加强人才建设和业务培训,继续开展专家论证工作,在明年一季度开展模拟运行,逐步形成有“统分结合”的中国特色DRG付费体系。

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健康保障研究部朱兆芳副主任发表了题为《CHS-DRG付费制度设计与关键技术》的主题演讲。她系统介绍了国家DRG付费关键技术和实施的基础条件,并指出DRG是影响医疗行为和医保精细化管理最为深远的一种支付方式,通过DRG付费实现医院、医保、患者三方的平衡。

沈阳市医疗保障事务服务中心调研员马凝发表题为《沈阳市医保DRG付费管理》的主题演讲。她主要介绍了如何通过总量控制和付费权重调整引导三级医院收治重症复杂手术,有效降低轻症入院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疗保险办胡牧教授分享了北京DRGs付费试点实践的经验和体会。他总结DRG付费实施的关键因素是要引入市场机制,医保利用这种市场机制来进行医疗服务的调控,通过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提高质量和效率。

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希教授介绍了美国DRG付费的发展历史,以及全球推行DRG改革的国家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同时他提到美国目前正向基于价值的医疗付费模式转化,为中国未来的疾病管理和支付方式提供了参考。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医疗保障研究室王宗凡主任主持了讨论环节。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领导和与会专家纷纷表示这次会议收获颇多,多位院长、医保办、医务处和药剂科专家也从医疗机构的角度与在场领导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交流,长达5个小时的会议在专家的赞许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