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 小
2024年4月21日, “三医”协同治理下国家药物政策的整合与创新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成功召开。会议围绕 “三医”协同大背景下国家药物政策的落地进程、政策联动、政策实践等前沿热点话题展开学术研讨。
国家卫健委药政司、山东省卫健委、北京市卫健委药械处及多位地方卫健委领导出席会议并进行了交流发言。中国药科大学颜建周教授、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江滨共同参会并做主题报告,最后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药政司领导作会议总结。
会议由江滨教授致辞。她提到,自党的二十大首次提出“三医”协同治理的理念以来,相关学术研究进展迅速,期待参会的领导、专家能从多个角度对国家药物政策的执行现状与落地挑战进行讨论,碰撞出更多学术火花。
颜建周教授做了题为《基本药物目录调整管理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的主题报告,从制度与执行层面系统介绍了WHO与南非、泰国、巴西等国家的基本药物目录制度,并对我国基本药物目录的制定及调整提出了“优先覆盖基本疾病”、“参与主体多元化”、“关注儿童适用性用药”等建议。颜教授提出应更多关注“制度”而不仅仅是“目录”的调整管理,做好顶层设计,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药物政策体系。
江滨教授代表课题组做了题为《“三医”协同治理下国家药物政策的整合与创新》的中期研究报告,从宏观角度介绍了“三医协同治理”的政策背景与相关政策体系,系统梳理了国家基本药物政策、药品注册政策、采购政策、创新政策与价格政策的现状、效果和挑战,并针对我国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流程优化与秩序重构提出了初步建议。
从“三医”联动改革到“三医”协同发展,是卫生健康领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标志着“三医”改革发展由既往的机械联动提升到主动协同治理的更高层面,相关政策研究应从更高层次进行,提供更具前瞻性与实践性的指导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