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动态> 学术活动

江滨在2020北京大学医药产业夏季论坛做《药品带量采购规则下企业竞价行为研究》专题汇报

发布日期:2020-06-18

字号:

产品定价是企业的重大战略之一,受政策、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是影响药企定价战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构建有效的竞价策略,是医药产业高度关注的重要议题。为此2020年6月18日晚上,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举办“北京大学医药产业夏季论坛——药品带量采购规则下企业定价行为研究”线上会议,邀请了高校、行业研究、企业、政府及行业协会等领域的近百位专家参加,对药品定价的理论、策略,带量采购规则下企业竞价行为等进行了专题报告,并就如何优化和完善国家和地方药品带量采购政策开展了深入讨论。

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江滨副主任做了《药品带量采购规则下企业竞价行为研究》专题汇报。江滨教授从药品价格结构、定价方法、产品生命周期、博弈论等理论基础入手,分析产品定价的内在规律;梳理并解读国家第一批“4+7”试点、试点扩围及第二批药品带量采购政策规则特点及演化过程,总结不同带量采购规则下企业的各类竞价模式;提炼了湖南、福建、三明、武汉、江西、山东等先行先试省市的非过评品种带采竞价规则的特点,并就集采常态化、规范化趋势展开讨论。她提到,政策规则、市场结构、产品成本、战略布局等维度的因素都会影响到企业竞价策略,而协议量内外的市场容量、地区销售情况、地域政策等方面则会影响中选企业供应地区的选择。企业在制定定价策略时都会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集采品种的竞价结果是复杂的科学、艺术和运气的结合。

瓦里安医疗系统公司政府事务总监冯帅先生对药品定价的理论、策略与实践进行了专题介绍,指出医药消费领域的特点是患者在支付能力范围内更追求药品质量,对药品价格敏感性并不高。药品价格的影响因素包括国际参考价格、竞品情况、患者/支付者因素以及成本。企业的产品价格策略包括确定上市价格水平、多重定价方案、价格侵蚀预测及价格波动预测等。最后,他介绍了企业在产品上市顺序、差异化定价等方面的策略。

与会专家们就企业竞价实践、中选品种落地执行的情况和问题,以及完善药品带量采购规则的建议等议题展开了充分而热烈的讨论。武汉、江苏、山东、浙江等地医保局及联采办领导分享了本地带采工作的思路、经验及思考,指导药企如何正确解读国家和地方政策,并建议企业与有关部门积极沟通。杨森、诺华、雅培、辉瑞、礼来、诺和诺德、BMS、赛诺菲等国外企业,京新、华海、扬子江、齐鲁、正大天晴等国内企业,以及RDPAC等协会的行业专家表示会持续支持国家药品带量采购工作,并分别介绍了典型品种的报价策略及各地执行落实情况,交流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从生产企业视角提出完善药品带量采购政策的建议。最后,国家卫健委体改司领导对讨论问题做总结,从中选价格、医保支付标准、结余留用、商业保险分担机制、监管机制等角度进行了经验梳理和展望。

会议持续了4个小时,与会专家纷纷表示此次会议交流充分、发言内容质量非常高,大家都学习到了很多差异化的观点和建议,收获颇多;感谢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搭建了政府与企业良好的学习、沟通与交流的桥梁和平台。江滨副主任表示,中心将持续举办“北京大学医药产业论坛”,跟踪最新政策进展及行业动态,并针对行业关注的重点问题,及时与同行分享和交流改革进展与经验。